close
這一兩天因為很多事情煩心,所以就暫時不想去處理。
心態怠惰了下來,隨之生活的各項應有進度就全都停了下來。
首先是投資,隨著書籍越看越多,覺得投資的參考資料不必多,
順勢而為這句話,只是跌深反彈,漲多拉回的注解。
物極必反才是真理。
這句真理讓我在台股大跌首日進場,次日再跌再加碼,
沒想到這下跌跌不休讓我是損失慘重。
之前在看P/C ration就已經看到台股頭部的趨勢,
因為比率越來越小,賣權隨時準備翻盤。
(要是我依照當時的時勢判斷進場,現在大概賺翻了)
但我還是看重台股大跌後的反彈力道。(所以說還是別用期待代替心得)
始料未及的是這波跌幅是國際大情勢,正如呂宗耀所說難預料的系統風險。
其實,靜下心來思考,這次的失敗交易還是沒有很嚴謹的後續手續。
當初只是想著"跌深反彈",以及僅留倉兩天的考量,
(咦!原來我只留倉三天,明天是第四天。)
隨著連日大跌,我反而失去思考能力,連帶行為都怠惰的下來,
很多事情都不想做,當了兩天的廢人。
我當然不想這樣,但是,衰運當頭諸事不順,想法難免消極。
會這麼消極,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衰事。
遞了幾份履歷表出去,想要找能糊口的打工,想不到竟沒消沒息。
難免對自己的現況朝不好的地方想。
一個電子工程畢業的人想專心搞投資,擺明的不務正業。
投資理論講的頭頭是道,舌燦蓮花,卻拿不出實質的投資績效。
整天看書想光靠投資的飯碗。嚴重的癡人說夢。
真的越想越沒自信,越覺得自己怎麼會走這麼奇怪的路。
之前的雄心壯志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我到底在做什麼呢?真糟糕啊!
今晚受不了自己再這樣消極下去,於是到圖書館看書。
還是看那本投資者的修煉,之前看過一次,最後的財務分析還有點印象,
這次從頭看起,有點收穫,也多少重拾信心。
書的最前頭講的是投資應有的心態。
第一章奮進不懈,對決風險。
我想我真的太小看投資前應該要做的功課。總覺得要做太多的功課,
於是開始想像簡化這些功課,最後的結論便歸納到物極必反,
這次的投資失策就是最好的教訓。
我想我真的太小看投資前應該要做的功課。總覺得要做太多的功課,
於是開始想像簡化這些功課,最後的結論便歸納到物極必反,
這次的投資失策就是最好的教訓。
書的內文還是講了許多要做的功課,節錄如下:(P.10)
與風險對決,並不是要像賭博一樣憑感覺下重注(此次的教訓要記住啊),
而是在面對投資市場時,要有隨時與風險共處的準備,並做好風險發生時的應對策略。
對於個別公司的非系統風險,必須非常完整而細膩地切入產業脈絡與發展狀況、
經營者背景與特質、財務數字軌跡與實績、股價線形起伏,
了解捷足先登的股票旅客之多寡,並利用"葡萄藤"網絡式的調查,
評估出企業價值與風險程度的對比。相較之下,系統風險很難預防,
(好比這次因陸股下跌引起的全球股災)
但是只要不擴張信用,不利用財務槓桿,只運用自己能負荷的財務能量,
遇到再大不可預料的災難都不會被擊沉。
而是在面對投資市場時,要有隨時與風險共處的準備,並做好風險發生時的應對策略。
對於個別公司的非系統風險,必須非常完整而細膩地切入產業脈絡與發展狀況、
經營者背景與特質、財務數字軌跡與實績、股價線形起伏,
了解捷足先登的股票旅客之多寡,並利用"葡萄藤"網絡式的調查,
評估出企業價值與風險程度的對比。相較之下,系統風險很難預防,
(好比這次因陸股下跌引起的全球股災)
但是只要不擴張信用,不利用財務槓桿,只運用自己能負荷的財務能量,
遇到再大不可預料的災難都不會被擊沉。
(簡言之,分析的越詳細,就能把風險降到越低)
風險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風險在哪裡,可怕的是天真地認為運氣不會那麼壞,
可怕的是沒有完整的認知、沒有以勤奮的精神面對股市殺戮戰場,
可怕的是以超過自身負擔的能量作一夕致富的夢想。
最可怕的是讓1%的貪婪慾念掩蓋了其他99%的努力。
(之前不斷的富人夢,的確降低了我對於風險的估算)
(物極必反的結論應該不是像我當初那樣詮釋才對)
可怕的是沒有完整的認知、沒有以勤奮的精神面對股市殺戮戰場,
可怕的是以超過自身負擔的能量作一夕致富的夢想。
最可怕的是讓1%的貪婪慾念掩蓋了其他99%的努力。
(之前不斷的富人夢,的確降低了我對於風險的估算)
(物極必反的結論應該不是像我當初那樣詮釋才對)
所以說最嚴重的錯誤是失去了勤奮不懈的心。
或許是之前忙家裡的事忙的心煩,想休息一下,於是因此鬆懈了。
之前作的白日夢讓我有點跳脫現實,這也是鬆懈的部分原因。
昨晚在焗烤店邊吃邊看雜誌"一人創業"。因為羅伯特的富爸爸一書,
過去我十分瞧不起這樣苦幹實幹的態度。
近來一連串的不如意卻讓我羞於和他們比較-我太失敗了。(就目前來說)
空有理想而拿不出成績,我的確沒有比較的本錢。
近來閱讀"勝券在握",發現股神巴菲特也是苦幹實幹派,顛覆我對他輕鬆賺大錢的想法。
(作任何事都沒有秘方!老爸的名言)
(作任何事都沒有秘方!老爸的名言)
波克夏的投資成績是從他過去的教訓裡換來的。
從波克夏歷年的持股名單可以看出,長期持有的公司也是不多,永恆持股應該只是個噱頭。
換句話說,早期的波克夏也是進行低買高賣價差獲利。
"投資者的修練"對於股票獲利的形式,也是比較接近資本利得的價差獲利。
(節錄自P.17)
股票投資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企業的成長,或等待企業價值遭嚴重低估時所帶來的利潤,
而不是要與企業永續長存。
台灣的企業經營,其成就價值大多來自國際品牌的灌注與外部市場的縱深,
外在環境"不連續"的變局又快又廣,成就與衰敗往往一瞬間塵埃落定,大眾必須有相當的體認。
(看完上述文字,跟閱讀"勝券在握"的心得不約而同。)
(節錄自P.17)
股票投資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企業的成長,或等待企業價值遭嚴重低估時所帶來的利潤,
而不是要與企業永續長存。
台灣的企業經營,其成就價值大多來自國際品牌的灌注與外部市場的縱深,
外在環境"不連續"的變局又快又廣,成就與衰敗往往一瞬間塵埃落定,大眾必須有相當的體認。
(看完上述文字,跟閱讀"勝券在握"的心得不約而同。)
(以下節錄自P.18)
最重要的是顛覆以往"長期投資"的概念--為什麼長期投資一定要以時間來定義?
為什麼不能以"經營數字"配合"報酬率"來定義?股票投資者一定要"無情",
對經營不如預期的企業要割捨,對無法適應"不連續"變動的企業要割捨,
不要選擇正在力求生存的企業,而要努力尋找達爾文所言"優勝劣敗"下的勝者。
最重要的是顛覆以往"長期投資"的概念--為什麼長期投資一定要以時間來定義?
為什麼不能以"經營數字"配合"報酬率"來定義?股票投資者一定要"無情",
對經營不如預期的企業要割捨,對無法適應"不連續"變動的企業要割捨,
不要選擇正在力求生存的企業,而要努力尋找達爾文所言"優勝劣敗"下的勝者。
過去總是以為巴菲特買了股票就不打算賣,其實他也曾經失敗過很多次。
停止波克夏紡織本業,多家聲稱好公司卻持股不久,這些失敗"勝券在握"有詳細的記載。
現在他所訂下的諸多投資法則來自於過去的失敗經驗,但是從規模或是手法來看,
一般的投資人大概無法實行。
首先從規模來講,動輒數千萬美金的併購對一般人當然是不可能。
再講獲利的手法,因為併購公司而能夠使用其盈餘再投資,這可不是低買高賣的價差獲利。
值得學習的還是如何分析好公司的方法。
細看這些分析,我想不是幾天就可以簡單定論的。
巴菲特的辦公室不過二十人,卻創造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績效,
越是了解巴菲特的投資史,越是認為他在投資分析上花了許多心血。
過去的我真是太天真了。
其實巴菲特是相當苦幹實幹的人,那些分析也是相當辛苦的。
所以說,我覺得這幾天過的太墮落了。大師都過的很辛苦,小蝦米沒有資格休息。
能夠回到比較正面的思考,真的多虧在圖書館裡看的"投資者的修煉"。
所以說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秘方。再次重複老爸的口頭禪。老爸,你是對的。
除了繼續投資的分析,對於現實也要用勤奮的態度去面對。
明天打算多找幾家打工,這個禮拜一定要有工作才行。
其他練身體的進度也要每天實踐才可以。
就這樣吧,今天先停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