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巴菲特 (8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即便是獲利銳減,竟然還有獲利。
 
海嘯下的金融業還能獲利,這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天啊!我真的好想買一張波克夏!

 

巴郡股票評級獲調升 
2009-02-24 06:10:30 

  Fox-Pitt Kelton分析師周一調升股神旗下巴郡公司(BRKA)的股票評級。該分析師相信,金融危機將使得該保險集團有機會進行更多並購,並可望自日漸回穩的再保市場中獲利。

  分析師Gary Ransom在報告中指出,巴郡股票目前價值具有歷史性的吸引力。過去一年間,該股大跌了47%。

  巴郡近年坐擁現金400億美元,巴菲特則四處找尋具吸引力價格的並購目標。去年,金融危機深化,其他人感到驚慌,但巴郡卻大舉投資。到第三季末,巴郡仍持現金280億美元,其中有部分投入通用電氣(GE)、高盛(GS)與Wm. Wrigley Jr公司。

  Ransom指出,巴郡一年通常創造出100億美元現金流量,提供了巴菲特更多的能力。該分析師寫到,「我們預期,2009年將有更多現金用于並購或進行較高收益率的投資。在價值讓企業得以用具吸引力的價格,投資過多資金的期間,波克夏公司創造了最多的長期價值。」

  Ransom並說,由於今年再保價格上漲,波克夏公司亦有大量再保業務可望獲利。

  但在周一的交易中,巴郡A級股價隨大市下跌,跌1400.00美元或1.82%,至75600美元。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上次的波克夏股價狂瀉,現在又來一篇。

真的很好奇會跌到什麼程度?不知道巴菲特會不會趁機買回自家股票?

紀念一下吧!


巴菲特失靈 波克夏股價慘跌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09.02.22 02:31 am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報導分析的非常精闢!
 
將巴菲特短期交易的背後意義講解的很清楚。
 
不只讓我大開眼界,長久以來對巴菲特各項短期投資行為的疑問,也一掃而空。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值百業蕭條,建築業尤其如此,巴菲特還買建材類股,真是有勇氣。
2008-11-21 09:35:19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好!

讓我想起年初參加台大證研營時,台上老師講解優先股的情形。

優先股是種對公司大量購股時的特殊談判條件,需要大量的購股,公司才會給予特別的股權。

在看"永恆的價值"一直搞不懂的定義,在證研營老師講解下,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本篇對優先股的敘述,則再次複習這個在台灣幾乎不常聽到的東西。


本篇對於巴菲特持有期貨商品也提出討論。

選擇權、期貨對我來說都是短期波動的商品,孤陋寡聞的我還沒聽過十年後到期的衍生性商品,

而巴菲特持有的期貨竟然就要在十年後才會到期,只要在低檔承接,耐心等候一定會高於買價。

長期投資的概念無論是股票、期貨、甚至是房產都是同樣道理。

或許應該說,唯有長期才算投資,短期都是投機。應該這麼說才對。


巴菲特抄底出錯了嗎? 

2008-11-22 09:03:31

  □華林証券 胡宇

  最近有人認為巴菲特抄底出錯了,因為他們看到巴菲特購買的GE、高盛的普通股都大跌了,他們以為巴菲特抄底的股票都套住了。還有人認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對賭股指期貨合約風險很大,所以,不斷有人在叫囂股神“晚節不保”。

  根據綜合的分析,我們覺得上述結論實在下得過早,巴菲特依然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投資者。

  首先,巴菲特購買GE、高盛的股票並非普通股,而是具有10%年股息率的永續優先股。什麼叫優先股,恐怕持上述論斷的人並沒有看得太懂,所以,他們才會貽笑大方。優先股既具有普通股的某些性質,也具有債券的性質,而以10%的年股息率標價的永續優先股相當于是以10%的利息發行的可轉債,巴菲特可以選擇持有10%的GE、高盛優先股一直到老,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換股,將手中的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如果把現在的GE、高盛的普通股股價用來衡量巴菲特的投資市值,那恐怕是搞錯了對象。因此,只要GE、高盛兩家公司不破產,巴菲特的投資就基本很安全,每年的利息有10%,這在熊市已經是不小的收益了。現在發行的公司債、企業債也沒有達到10%的利息。所以,巴菲特選擇購買GE、高盛的優先股現在看來是沒有錯的,除非美國經濟崩潰,GE、高盛破產。

  其次,巴菲特投資的富國銀行、美國運通都是長期持股,並不考慮所謂的短期下跌幅度。短期市場波動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如果要計較短期波動的利益得失,那就是不是長期價值投資。更何況,按照當年巴菲特買入富國、運通的市價加上這些年的分紅收益計算,巴菲特持股成本已經遠遠低于現在的市價。如果有人站在短期收益的角度來看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方式,那自然無法理解長期持股的奧秘。如果不理解長期投資的奧秘,而否定長期投資的成功之處,那只能說明功力不夠。

  再看看,巴菲特旗下公司持有的股指期貨對賭協議,協議寫明了在2019年開始的一個特定日期,如果指數低于巴菲特賣出合約的點位,那麼巴菲特就要承擔客戶虧損的風險。現在是2008年11月,距離2019年還有十年之久,這十年當中,標准普爾指數能否高于目前的賣出點位呢,這種可能性至少有60%。從美國股市一百多年的運行歷史來看,指數在10年之內出現創新低概率為0,指數在10年一直是以陽線報收的,因此,我們說,如果你能夠選擇現在買入標准普爾的指數基金,如果能夠有耐心持有10年,那麼賺錢的概率是99.8%。其實,在中國投資指數基金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在10年的周期里面,指數收益率為負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歷史唯物主義觀也告訴我們,只要有耐心,市場就一定會沿著向上的軌跡螺旋式向前發展。因此,巴菲特對賭出現失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盡管巴菲特並沒有經歷過1929年的世界級大股災,但作為格雷厄姆的弟子,巴菲特已經領悟了價值投資的真諦,而格雷厄姆所倡導的價值投資正是來源于經歷1929大危機的深刻反省。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都知道格雷厄姆的兩條投資原則:第一條就是保本;第二條就是照第一條做。巴菲特自己經常說的安全第一也是這樣的意思,不要因為巴大師的投資手法有所改變,就認為他已經放棄了安全第一的價值投資法則。

  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能夠熬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現在嘲笑巴菲特的人,又會犯當時嘲笑巴菲特賣出中石油一樣的錯誤。什麼叫價值投資?那就是,市場恐懼的時候要貪婪,市場貪婪的時候要恐懼。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工商時報的B1股市版看到一篇專欄,文章名為"巴菲特的一封信-雪球商機",作者是陳忠瑞。
 
Google一下陳忠瑞,發現有許多金融海嘯的相關資料。詳如以下聯結。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股神預告景氣 巴菲特大買康菲石油

2008-11-16 工商時報 【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投資大師巴菲特所主持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上周五公佈截至第三季的最新持股,巴菲特大幅加碼買進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的股票,累計達該公司近6%股權。

     巴菲特增持石油股,主要是看好全球能源需求的長期前景,國際能源總署(IEA)上周甫預測,全球石油消費在2030年之前將增加25%。

     根據柏克夏海瑟威向證管會申報的資料,該公司在九月底持有8,396萬股康菲石油,相當於康菲石油5.6%股權。此前,柏克夏海瑟威在六月底持有5,969萬股康菲石油,三月底則為1,751萬股。

     經過此番調節,康菲石油晉升為柏克夏海瑟威第四大持股,僅次於富國銀行、可口可樂及寶僑。

     除了康菲石油,柏克夏海瑟威亦將德州第二大發電廠NRG能源公司的持股,由320萬股提高到500萬股,相當於2.2%的股權。

     在銀行股方面,巴菲特將美國銀行持股大砍近一半,持股由六月底的910萬降至九月底的500萬股。另外,根據彭博社,巴菲特還將富國銀行的持股減碼近1%,為2.464兆股。不過,他加碼買進430萬股的U.S.Bancorp,累計持股達7,290萬股,成為該銀行最大的個人股東。

     根據「危機入市」的原則,巴菲特在第三季加碼買進股票。標普500指數在截至九月底的三個月間下挫8.9%,而根據提交證管會的資料顯示,柏克夏海瑟威全部的股票部位,含美國以外的證交所,在第三季增加了9%,金額達760.4億美元。這其中,美國證交所的股票部位金額達698.9億美元,比率將近九成二。

     在新增的持股當中,巴菲特買進伊登公司290萬股,相當於1.8%股權。這家設在克里夫蘭市的公司是一家工業零組件及系統製造商,生產波音飛機和福斯汽車的零組件。

     巴菲特還大砍家得寶(Home Depot)及Lowe's等美國兩大居家修繕連鎖店的持股,家得寶持股減持12%,為370萬股, Lowe's則減持7%,為650萬股。其他的持股調整包括將美國最大中古車商CarMax 的持股減碼13%,為1,840萬股。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碩文是研究巴菲特的先驅,我有參加他的網路同學會,只是近期好像沒什麼人在了!
 
碩文大也沒消息,之前建立的巴菲特相關網站也不見了,而這篇文章就是從之前的網站下載下來的。
 
看了兩次,可說是越看越有心得,索性貼到網路上,希望對投資朋友們有些幫助。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危機入市!巴菲特太偉大了!無視虧損持續投資,真神人也!


巴菲特奉行危機入市 Berkshire Q3斥資近40億美元買股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綜合外電
2008 / 11 / 15 星期六 06:39

Warren Buffett(巴菲特)掌持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BRK/A-US)奉行逆勢加碼的原則,第 3季增持產油商ConocoPhillips(COP-US)股權並入股工業設備製造商 Eaton Corp.(ETN-US),於股市擾攘之際持續擴大其投資組合。
 
根據Berkshire周五的申報資料,計9月30日為止,該公司共持有ConocoPhillips超過8300萬股,相較於 3月底的1750萬股。

時逢75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Buffett不諱言本身已將公債轉現投入股市。而申報資料亦指出,由Buffett 擔綱執行長兼操盤手的Berkshire,第3季花費39.4億美元買股,賣股金額僅3億美元。

誠如Buffett 10月撰文《紐約時報》所說:「從現在開始,多數主要企業的獲利將在未來5年、10年及 20年後創新高」。他用的妙喻是「如果你要等到知更鳥出現,春天已即將結束。」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連串都是巴菲特的負面消息。

其實我是抱著八卦的心情看好戲,同時對巴菲特抱持信心。

趁著股災一連串出手,我相信多年後巴菲特的決定還是對的。

之前巴菲特說波克夏的表現將不如過去,但巴菲特應該沒料到這次的金融海嘯,危機入市將在數年後為波克夏的獲利再創新高,我對這一點很有信心。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文中在一次說明巴菲特認股比亞迪的原因。
 
"巴非特購買比亞迪股份,並不違背其‘不買帶輪子股票’的習慣,更應該看做是其對能源類股票的一次投資,與投資中石油並無太多區別。可能的區別在于,巴非特這次也希望在實業領域與比亞迪進行合作,其持股的時間可能比較長。"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這篇新聞時,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巴菲特會收購這家新興公司,因為巴菲特通常不看好"科技公司的潛力"。
 
回憶過去收集比亞迪的相關新聞,發現答案就在以前收集的文章裡:巴菲特入股比亞迪記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詳述巴菲特買中石油的經過,以及持有和賣出後的評論,寫的很詳細。
 
做一個投資人,要是內心的聲音不能大過市場的嘴巴,我想,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可能是因為他沒有"聽市場聲音的耳朵"。
 
通篇雖難脫事後諸葛之嫌,但是,價值投資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不是嗎?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寫的不錯,有些事蹟是沒看過的,應該是"雪球"的內容。

看來我也應該去找些卡內基的書來看看。


遠見》滾錢人生 巴菲特

【文/黃浩榮《遠見》】   2008-11-04

    首富魅力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能讓股價大漲,連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都找他出任下一任財長

     今年初以來,從華爾街連往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Omaha, Nebraska)的電話線路,溫度始終燙得很。「好,接進來吧,」一頭華髮的老伯回答完祕書的問題,一邊將手中的那把堅果往嘴裡送,一邊緩緩放下蹺在辦公桌上的雙腿。

     他調了一下褲腰帶的位置、好讓充滿肚量的小腹鬆活點,再輕輕挪開桌上的櫻桃可樂、拿起話筒:「喂,我是華倫。」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個在全世界「喊水會結凍」的名字,現年78歲,處女座。從12歲買下第一張股票開始,縱橫股海60多年,個人財富也宛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52年前出資100美元與親友組成投資公司,如今換得580億美元的巨富,不僅剛剛取代好友比爾.蓋茲(Bill Gates)成為全球首富,也為他贏得股神、奧馬哈神諭」(Omaha Oracle)、奧馬哈聖人(Omaha Sage)等封號。英語世界裡光是以他為書名的書,就超過180本。

     「告訴我們,你會考慮以哪種方式投資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會想辦法促成交易,」9月下旬金融海嘯橫掃全球,多年來意氣風發的高盛合夥人兼總經理德羅特(Byron Trott)在電話那頭略顯急促的聲音,透露著匆忙與焦慮。

     幾個小時後,高盛正式對外宣布,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將投資高盛50億美元。股神入股高盛的消息一出,隔天立即帶動高盛股價大漲7.95美元、至133美元。

     滄海桑田。68年前,剛滿10歲的小巴菲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紐約華爾街參訪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高盛投資銀行,並與當時主事者溫伯格(Sidney Weinberg)寒暄了幾句。豈知,68年後,巴菲特竟成為挽救高盛的重要舵手。

     甚至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麥肯也不約而同地公開邀請巴菲特出任下一任財政部長,以挽救金融困境。

    天賦異秉從小數學與記憶力就過人,熱愛機率的計算,開學前就把課本全部讀完

     「過去40多年來,巴菲特的投資績效以相當驚人的差距,領先美國股市,並且從未出現不正當的風險,也沒任何一年出現虧損,」著有《巴菲特:一位美國資本家的成長》的資深金融作家羅傑.洛文斯坦(Roger Lowenstein),一語中的說明了巴菲特受人敬重的原因。

     巴菲特向來以選股精準、報酬率佳、逆中求勝聞名。過去30年來,旗下波克夏公司股票的投資報酬率平均每年超過20%,每股市值從13美元上揚至10月17日的12萬美元(相當於台幣400萬),是全球最昂貴的股票。「股神」美譽,實至名歸。

     股神的傳奇成就,並非憑空得來。與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所強調的「修練」概念相似,巴菲特是透過他個人的獨特天賦加上後天的種種修練,以及對道德的重視從而成功。

     優異傑出的數學能力,正是巴菲特天賦異秉的好根基。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從小便遺傳母親的數學天分,對數字抱有高度興趣,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數字。

     他尤其熱愛機率的計算,甚至還研究每個英文字母在《聖經》和報紙上出現的頻率。從那時起,他便學會蒐集大量的資料,來計算各種機率,也奠定他將來分析投資對象的基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是巴菲特令人難望項背的獨特能力。

     小學五年級那年,巴菲特得到了1939年版《世界年鑑》這本書,他馬上將這本書內容通讀,甚至還一一背下每個城市的人口數,並且和朋友競賽,看誰能將人口超過100萬的都市全部背出。

     17歲進入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就讀後,室友總是看他不太順眼。一方面是由於他生活習慣的儉樸邋遢,另方面則因為他總是在學期剛開始就能把課本全部讀完,輕輕鬆鬆地成功應付課業。

    錙銖必較巴菲特從小就熱愛金錢,如果望著北斗七星,他看見的會是一個錢的符號

     今天的巴菲特名滿全球,給人慈祥和藹、慷慨解囊的慈善家形象。但幾十年前的股神卻也曾是個愛錢如命、個性叛逆的問題少年。

     熱愛金錢,可說是巴菲特的天性,他甚至一度請太太蘇珊(Susan Buffett)用美鈔圖案的壁紙貼滿整個辦公室。因為他相信「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後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其實,巴菲特小時候家境雖不算富裕,卻也衣食無虞。但巴菲特從小便喜歡賺錢,自六歲那年兜售口香糖、可樂開始,他便不斷發掘各種可能賺錢的工作來累積財富。加上錙銖必較的個性,不僅讓他在26歲便累積了17萬美元的財產,也讓他身邊瀰漫不少有趣的傳聞,如「不買嬰兒床,讓剛出生的女兒睡在抽屜做的代用床」「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長期租用一間沒有窗戶的廉價小房間」「帶孩子看電影卻不願付爆米花的錢」等。

     「巴菲特如果望著北斗七星,他看見的會是一個錢的符號,」《雪球》作者愛麗絲.施洛德(Alice Schroeder)打趣地說。

    叛逆青春以各種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偷竊、說謊、惡作劇……,年輕的巴菲特樣樣都來

     中學時期的少年巴菲特,積極送報紙賺錢之外,也渴望獲得同儕的重視與喜歡。但是,除了在數學課上可以展現他對數字的出眾才華外,內向的巴菲特始終找不到一個拓展人際關係的好方法。

     加上正逢青春期的叛逆,巴菲特開始以各種極端的方法來證實自己、希望獲得大家重視。偷竊、說謊、惡作劇讓同學赤裸游入高爾夫球場池塘裡等,巴菲特樣樣都來,但是,他對這些惡行也始終耿耿於懷。1946年那年,轉機降臨了。

     巴菲特在奧馬哈的祖父家裡,無意間找到了《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一書。書上開宗明義便講,這本書會幫助你「很快、而且很容易交到新朋友」「受人歡迎」「增加你的影響力、說服力和完成事物的能力」。巴菲特如獲至寶,彷彿找到打通任督二脈的那本修練祕笈。

     他潛心閱讀並在生活裡實踐、驗證卡內基的論點。他興奮地發現卡內基講的東西是對的。他待人真誠、與人為善,愈來愈多人喜歡跟巴菲特相處。時至今日,巴菲特仍常將這套心法應用在日常的投資與經營管理。 「巴菲特所做的一切,幾乎是一般人都可以模仿得來的。但他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那與眾不同的心性特質--耐心、自律內省、理性,」資深金融作家洛文斯坦分析道。的確,巴菲特幾乎在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改善,唯獨感情與家庭始終是個例外。

    感情世界個性內向、不擅表達感情,亡妻生前照顧他生活起居,妻兼母職

     每當談起投資,巴菲特總是光芒四射,宛若夜間燈塔吸引眾人目光、指引方向;但只要一離開投資,巴菲特便黯淡無光、沉默寡言,宛若瑟縮樹梢上的貓頭鷹,靜靜觀望樹下人們的一舉一動。

     個性內向的巴菲特,對於男女間的情感一向不擅表達。《雪球》書中提及,高中時的巴菲特曾與一名麵包店老闆女兒約會,但兩人走在街上,「就像在比賽看誰比較害羞,兩個人尷尬地在費城市區散步,一句話也沒說。」

     或許是將全身心力貫注在投資上了,投資以外的巴菲特,幾乎像個老小孩,對家庭生活相當疏遠。朋友甚至曾對巴菲特說,「那邊的三個小朋友,是你的小孩。還認得嗎?」

     於是,已過世的第一任太太蘇珊便擔負起照顧巴菲特生活的大任。蘇珊大方、熱情、外向,熱中公共與慈善事務,但對於先生眼中只有懂投資的個性,她盡力予以最大包容。

     朋友常說蘇珊在家要照顧四個小孩(三個小孩加上巴菲特),她要為巴菲特打理衣服、穿衣服甚至剪頭髮--因為巴菲特怕上理髮廳。

     巴菲特其實相當熱愛蘇珊,不時在公開場合擁抱她、稱讚她是個好太太。2004年蘇珊過世,也促使巴菲特在兩年後,決定將自己財富的85%捐做慈善(當時相當於370億美元),創下全球史上最多金額的一次慈善捐款。

    投資大師股王波克夏曾虧損累累,成為心中的痛,直到他施展投資魔法術才扶搖直上

     5月3日凌晨4點,奧馬哈的天空還沉睡著。但天空下的奎斯特中心(Qwest Center)體育館門前,已經出現排隊潮。

     他們是為了一年一度的波克夏股東大會。每年只有今天,才能親眼見到股神與他的好搭檔、波克夏董事會副主席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聯手,對全場3萬1000多名股東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波克夏,這檔全球無人匹敵的股王,是巴菲特畢生最傑出的驕傲,卻也曾是他心中的痛。

     1965年,當時的巴菲特仍效仿著恩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撿雪茄屁股」(cigar butts)哲學,整天從投資手冊上尋找股價遠低於公司價值的小公司進行投資。經由朋友建議,他打算收購波克夏這家紡織公司。

     在交易過程中,巴菲特原本有意放棄收購、將股票賣回波克夏,但卻被對方在最後一刻臨時壓低收購價格的舉動所激怒。巴菲特一氣之下,決心征服波克夏。

     他成功了,但卻沒因此快樂。因為當時美國北方的紡織業由於生產成本太高,失去了市場青睞,導致波克夏虧損不斷。

     巴菲特決定運用波克夏的資金進行投資,他首先收購一家保險公司,為自己取得更多浮動資金做為投資籌碼。

     接著,股神便頻頻施展他那令人歎為觀止的選股法術,陸續在市場低點購進《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電視公司、可口可樂、吉列刮鬍刀、富國銀行等知名公司股票,加上原有的美國運通,巴菲特長期滾雪球的策略,成功為波克夏賺進大筆財富。

     波克夏在股神的法術下起死回生,股價扶搖直上,一度逼近每股15萬美元(約新台幣500萬)的歷史天價,為人類投資史上寫下一頁璀璨傳奇。

    投資心法首重道德,因為高道德的好信譽,能帶給投資人安定的信心

     波克夏股價「驚為天人」,為何還能吸引全球這麼多投資人蜂擁追隨?「他被認為是當今最聰明的投資人、最有道德感的生意人,」資深金融作家藍迪.卡普契(Randy Cepuch)說。

     《華爾街日報》報導,當高盛尋求巴菲特金援時,考量的正是巴菲特「道德高尚的良好聲譽很可能會給投資大眾帶來他們需要的定心丸。」然而,巴菲特一再強調、並一再身體力行的一項簡單而根本的投資哲學,卻經常遭受忽略--那就是「道德」。

     巴菲特接受施洛德專訪時曾表示,「巴爾扎克(Honore de Balzac,法國文學家)說過,每筆財富後面都有罪惡,但這不適用於波克夏。」 事實上,巴菲特的父親早年便為他在道德上留下好榜樣。霍華.巴菲特是位講究誠信的券商,個性剛正不阿,對社會有強烈使命感。後來獲選為眾議員進入國會,但由於堅拒結黨營私或利益輸送,因此成為國會裡的「獨行俠」。但他始終不以為意,默默為了州民,為了理想辛勤工作。巴菲特相當感謝父親給他的嚴謹身教。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認為,投資者如果重視道德,就會「講誠信、講信用。大家都講信用,彼此交易的風險與成本就可以進一步降低。」 由於對道德和社會使命感的重視,巴菲特向來謹慎選股,不買不熟悉(如網路科技業)或不正派的企業(如博奕產業),只挑選體質健全、但股價正好大幅低於公司價值的時機進場承接,並長期持股。

     這也正是他為人稱道的「價值投資」策略:不隨股價高低去追高殺低,而是以公司的價值高低為判準,並慎選進場時機。

    危機入市得力於卡內基訓練,練就堅忍冷靜而周延制勝本領,隨時準備好,邁向另一個成功

     「別人貪婪時,我們就要恐懼;別人恐懼時,我們就要貪婪,」巴菲特時常掛在嘴邊的經典名言,對許多人來說,往往知易行難。但股神之所以能神,就是因為他能說到做到。

     2000年的股東會,是巴菲特和孟格最難熬的一次。在網路泡沫化前,波克夏的「食古不化」,招致股東們砲轟連連。

     就連《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也都有文章挖苦或批評他不買科技股。甚至網路上還一度謠傳,巴菲特年老體衰、將不久人世。

     面對如此龐大的社會壓力,巴菲特全部忍下了。他堅定的投資原則並未因此動搖,他對網路科技股過高的本益比與過高的股價始終存疑。

     「被網路公司引誘的投資者就像參加舞會的灰姑娘,沒有在舞會的限期之前離開,結果華麗的馬車又變回南瓜。但最大問題是這次舞會的時鐘並沒有指針,」巴菲特妙語如珠的比喻,說明了他的顧慮。

     後來證明,他是對的。馬車終究變回一堆南瓜泥,而灰姑娘們則個個原形畢露、光著腳丫跑回家了。

     巴菲特如此冷靜地婉拒眾議,除了得力於卡內基訓練的成果外,他平時對投資對象的細心鑽研,更是最有力的防火牆。這是他從小就練就的本領。

     「準備是最重要的,諾亞不是下雨後才造方舟,」巴菲特說。今天,這位78歲的老爺爺,在全球金融風暴中,又再度振奮起來。他再度危機入市,尋找新的投資標的,繼續書寫他的滾雪球人生傳奇。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呼~中文版據說12月才出來,但我也想收集原文版。

股神自傳》「雪球」 近身採訪2,000小時
 
【聯合報╱台北訊】 2008.10.31 02:30 am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有新聞報導巴菲特近期入股公司股價跌破巴菲特的承購價,

也就是說股神已經開始製造"帳面損失",

於是好奇查詢一下新聞。

這種見不得人好的心態真是要不得,但我真的忍不住這麼八卦。

哈哈哈!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以下是巴菲特投稿紐約時報的文章。
 
真的很不容易看,有些片語網路上還找不到,看的好辛苦。
 
最後還是對照一下高手的翻譯才看懂,我的英文需要再加強!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雪球"的新聞看多了,會覺得這是一本巴菲特的八卦集,也因為如此貼近巴菲特,才了解到股神"人"的一面。

啊~~~~真的好想快一點看到這本書啊!

 

巴菲特不為人知的一面 
富比世╱Robert Lenzner 2008-10-16 11:36

 
在動盪的金融危機時期,《滾雪球:華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是一本必讀之書。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前資深保險分析師 Alice Schroeder 為這位全球最精明的投資者撰寫了這一富有思想性的私人傳記。

在當前的恐慌時期,巴菲特的表現已經顯示出他將成為一個 J.P. Morgan 式的人物,他使用波克夏-哈薩威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庫存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向高盛 (Goldman Sachs) 和通用電氣 (General Electric) 伸出援手,使之免於潛在的破產。許多人認為美國財政部應該在其剛剛實施的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畫中效仿巴菲特在高盛和通用電氣的投資模式(高收益優先股和權證購買普通股)。當然,巴菲特在價值投資以及他半個世紀以來成功幫助他人及自身實現財富增值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美國現在可以使用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與過去幾年裏一直支配華爾街的賭場氛圍截然不同。

O20081016616004

(上圖: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用 Schroeder 尖刻的話講,這位現年78歲的奧馬哈先知 (Oracle of Omaha) 代表著「冷靜思考和高標準對胡說、愚蠢和荒唐所取得的勝利。」據說,巴菲特將當今的危機看作是一場災難,它需要的遠不止是政府欠完善的干預,這種干預似乎未能將資金送往該國急需資金的地方。我確信精明的巴菲特會覺得這一災難是由「胡說、愚蠢和荒唐」以及那些想要在短期獲得巨額財富的無賴導致的。他們是缺乏耐心的價值投資者,他們現在將整個國家置於危險境地,而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個投資者能夠阻止個人以及所有銀行遭受巨額損失。

透过與巴菲特相處300小時、瞭解有關他的獨家報導、採訪其家人以及密友,Schroeder 獲得了有關這一投資天才的鮮為人知的故事、缺點以及其他資訊。它的亮點在於巴菲特的觀點幾乎遍佈每一頁,以其特有而專業的視角坦率而大膽地描述他對所有事物的獨到見解。

這是巴菲特對他的亡妻 Susie 在他生命中所扮演重要角色的描述,在最後25年裏,二人已經分居。「我像發了瘋似的需要她,」他說。「工作中我是快樂的,但我內心卻感到悲涼。她無疑拯救了我的生命。她令我重新振作。是她塑造了我。這完全就好像父母對孩子那種無條件的愛。」甚至在認識 Susie 之前,巴菲特毫無自信,甚至不敢站起身在公開場合發言。他參加了卡內基 (Dale Carnegie) 的課程,希望至少在外表上看起來顯得自信,哪怕內心並非如此。

這種敏感與作者相信巴菲特從7歲起就夢想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巴菲特在7歲時就已經開始閱讀有關債券市場的書籍,他還收集了大量瓶蓋,並把這些瓶蓋數了一遍又一遍。6歲時,他在奧馬哈居住的街區用一個綠色的小盤子向鄰居兜售口香糖,那是他的第一樁生意。每包口香糖他能賺2美分。隨後,他將一箱箱可口可樂 (Coca-Cola) 拆開,在夏日的夜晚挨家挨戶販賣。這些小生意就好像「一個財富雪球中最初的幾片雪花」,Schroeder 寫道。因此就有了書名——《滾雪球》。

而後,巴菲特開始逐漸明白利滾利這一概念。在思忖體重計的價值時,巴菲特告訴作者:「體重計很容易理解。我買一個體重計,並用利潤買更多體重計。不久我就會擁有20台體重計,並且每個人每天都將稱重50次。我想——財富也是如此。利潤的累加——還有什麼比這更加美妙的事呢?」

21歲時,這個自稱聰明的年輕人做了其他任何人都沒有做過的事。實際上,我非常肯定這一點。「我一頁一頁地仔細翻看穆迪手冊。將一萬頁的穆迪工業、運輸、銀行與金融手冊翻看了兩遍。每一家企業我都沒有放過——雖然有些公司我只是一掃而過。」

毫無疑問,巴菲特是我們見過的最偉大的投資家。他對資訊有著永不滿足的渴求;他竭盡全力做出正確的決定,積累財富;他本質正直誠實;同時他也具有真正的幽默感,令人愉快,並使人消除戒備。Schroeder 寫道,巴菲特成功的關鍵在於「比其他人擁有更多資訊——然後正確地分析,合理地運用」。

在《滾雪球》(Random House 出版,定價:35.00美元,979頁)中,巴菲特明確同意 Schroeder 在書中描述他在商業角逐中殘酷無情的一面。例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波克夏-哈薩威以近乎拱手相讓的價格被巴菲特接手時,巴菲特「從過去曾是他合作夥伴的賣家手中購買股份,雖然完全合法,但卻並不是十分光明正大的行為」,Schroeder 寫道。回顧過去,許多人因出售股票給巴菲特而錯失了賺得大筆財富的機會,那些未曾出售股票的人如今可以證明這一點。

這本書也存在一點不足,那就是很難追蹤巴菲特40多年來的投資經歷,以從中獲知他得以成為全美首富的秘訣。Schroeder 應該增加一個圖表,讓讀者瞭解巴菲特聚斂財富的過程,並突出強調重要的轉捩點。

《滾雪球》的可貴之處在于巴菲特希望能將他所有的弱點公諸於世。也就是所有關於他的傳記文章都必須忠於事實。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巴菲特無法面對任何人患上重病,有些時候,他甚至無法在密友的葬禮上發言,因為他無法克服失去親近的人所帶來的痛苦和對死亡的恐懼。這位世界首富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弱點。

巴菲特一直是個「吝嗇鬼」,並沒有為他的妻兒或慈善機構提供很多錢。直到 Susie 去世後,他才決定將大筆財富捐給蓋茲基金會 (Gates Foundation)(他和蓋茲 (Bill Gates) 的友誼已成為一段佳話)和子女們的基金會。

書中還講述了他和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 發行商 Kay Graham 之間的關係,甚至早在他的前妻 Susie 與她的網球教練男友一起動身前往加州之前,他就在華盛頓社交圈大肆炫耀他與 Kay Graham 的戀情。瞭解巴菲特如何能夠體恤支持比他年長16歲的 Graham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他正是從 Susie 那裏學會這一點的。這遠比他對一家以低於實際價值的價格賤賣且不被看好的公司所做的另一項投資更有教育意義。而當他的姐姐 Doris 因做了不明智的市場投機而傾家蕩產時,他也不願解囊相助,而是說服他父親的信託經理為他的姐姐提供資金——不管怎樣她最終獲得了資助。

這就是多面的巴菲特,他能夠以耐心而又絕對理性的方式投資,充分利用他人遭受的災難,等待時機隨時投入手頭的大量資金——幾乎沒有成本的累計保費,這正是數十年來巴菲特致富的秘密武器。

Schroeder 稱巴菲特很樂意告訴我們投資和生活的價值,他以出書的形式公開了自己的生活,讓我們從中學會了很多東西。不妨讀一下《滾雪球》,你將受益匪淺。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有兩個重點,其一為用時間排序巴菲特近期的投資,其二為投資公司無法做長期投資的原因。
因為投資公司仍然需要收入,所以只好炒短線,短線炒不好,那就炒魷魚吧!
不像私人投資者,並沒有業績壓力,所以,當個散戶才是最棒的!

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